与时代共脉搏
夏至未至,
春风仍在耳畔。
八年级组织的
“青春与时代共脉搏”演讲比赛
经过初赛和复赛,
最终迎来了大家期盼已久的决赛。
青春是一首诗,是“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”的年华美好,也带着“倚门回首,却把青梅嗅”的甜蜜。现场,同学们一个个都神采奕奕,胸有成竹。台下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和热烈的掌声,也不时传来观看比赛的老师和评委团的阵阵赞叹,为此次演讲比赛增添了许多活力。有的同学讲述拳拳爱国之心,慷慨激昂;有的同学结合时事,发表自己对青春和现实的理解,热情似火;还有的同学讲述自己独特的青春故事,引人共鸣。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时代扬起年轻的风帆,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,十三四岁的少年们,让我们跟随时代的脚步,倾听自己的心声,用青春创造锦绣新时代。无论将来我们行有多远,归来仍是少年。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我们八年级同学组织的另一场别开生面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:以“以和为贵”为主题的精美小报评比。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“和”与“同”的哲学辩证关系,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便已经被古代的先哲们提出来了。孔子曾对他的弟子们说过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短短的一句话,却阐明了君子与小人的本质区别:君子们虽然内心所思所想各异,但是彼此会认真倾听各自的想法,和和气气;小人都喜欢阿谀奉承,趋炎附势,但彼此都想着争权夺利,内部并不和谐团结,反而勾心斗角。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后人也将孔子的这段话作为起点展开讨论,彼此提出了对“和”的见解,这其中包括政治家晏子,宋代大儒朱熹,甚至有我们的周恩来爷爷。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,对当今世界各国间的交往起到了深远的影响。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如今,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也对“和”的含义进行了深刻的探讨。通过对历史名家点评、文化典故的阅读,大家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,并将其体现在了自己的小报当中。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当今世界,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,“和”的意义被挖掘的越来越深。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,无论在哪种场合之中,小到生活交往,大到家国情怀,必须坚持以和为贵,方能成其久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