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爱的同学们、家长们,暑期已抵达,还有西瓜味的风和浪漫的晚霞,不知不觉暑假已过二十余天,在这段时间里,你有没有出现如下现象呢?

A同学:每天睡到自然醒,省略早饭,直接吃午饭……

B同学:每天终于可以无节制刷手机……

C同学:没有规划,很闲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……

……

同学们的暑假过得健康快乐吗?有没有遇到心理困惑呢?其实,暑假生活依然需要认真呵护我们的心灵,家长们也要重视并参与到孩子的暑期心理健康成长中。

一、暑假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

1.规律的生活作息被打乱,常常感觉空虚和无聊。

很多学生感觉无事可做,容易出现睡懒觉的习惯,变的懒散,失去目标和动力、比较消极的看问题、想问题,严重的会出现自卑、抑郁、焦虑不安等心理障碍。

2.信息沉溺综合症。

有的学生喜欢上网,因为假期有时间了,就天天沉溺在网络世界里,精神变得越来越差,人也日渐消瘦,同时和现实社会脱节严重,离开网络,感觉到社会适应不良,越来越不喜欢走亲访友,不喜欢说话和交往,出现社交障碍等心理障碍。另外有的学生,通宵看电视,致使植物神经系统紊乱,从而导致焦虑、失眠,神经衰弱等心理障碍。

3.亲子关系紧张,家长和孩子都感到烦闷。

有调查显示,暑假近50%的家庭,亲子关系会亮起红灯。暑假里,神兽出笼,假期就成了父母的烦恼。尽管有的父母为了弥补自己不能陪伴孩子的缺憾,极力在物质上满足孩子,但孩子却把与父母的交流当成是物质的交换,变得更为自私、敏感。

理小贴士

难得轻松的假期,确实需要好好地放松,好的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出发,两个月的假期,怎么能做到既放松身心,又充实有收获呢?心理老师的建议是:

1.制作计划表,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。

暑假期间,完成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是必须的任务,但有的同学会把作业用一个星期,不分白天黑夜的做完,期盼着暑假剩下的时间可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疯玩。或者是前面疯玩,开学前一周狂补作业。这两种都是不科学的安排。可以借鉴“357黄金计划表,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规划。

2.家人之间有效沟通。

人与人之间的回应模式可以分为四大类:积极主动、积极被动、消极主动、消极被动。其中最好的回应方式是积极主动。我们可以尝试对别人做的事做出积极主动的回应,即使这件事与我们无关。积极的回应和赞美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。

孩子要多和父母、长辈沟通交流,要及时向爸爸妈妈倾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,有利于缓解不良情绪。爸爸妈妈能给予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和心理支持。家长也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,每天至少保证和孩子有效沟通和交流15分钟以上,帮助孩子建立平衡的心态,协助他们解决内心的矛盾和冲突,促使他们养成自律的习惯,让孩子健康成长。

3.学会寻求帮助。

如果在暑假期间,感到自己无法克服焦虑、紧张、恐惧、无助等消极情绪,同学们可以寻求更专业平台的帮助,积极向他们倾诉自己的感受与体验,改善心理状况。如果同学们或家长们有任何情绪方面的困扰,欢迎拨打以下热线以获得支持:

1开心护航经开区心理热线:88988666(每天8:00-20:00

2小锡老师和您有约心理热线:4001015711(每天8:00-22:00

3、无锡市红十字心理援助中心热线:0510-12320,0510-8800099924小时)

4、无锡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热线:9611185757626(周一到周日9:00-17:00

5、无锡市青少年心理服务热线:0510-12355(周一到周五:上午9:00-11:30,下午1:00-5:00

一个孩子的逆袭和优秀,需要点点滴滴的汗水浇灌。暑假是每一个孩子的休整期,希望同学们和家长们利用好假期时光,助力身心成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