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育必须返朴归真,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,密切联系学生生活,促进学生富有选择性、自主性、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生命和生成,真正让生命感动。
      感动生命容易吗?不容易,要感动学生,首先要使学生情动。“感动人心者,莫先乎于情”,我们现行的德育工作,大约至少有这样三方面的显著缺陷:重说教的灌输式德育;重管教的高压式德育;以及重形式的活动性德育,这三方面的工作强调了德育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,但忽略了学生这个德育主体的存在及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,使学生很难或很少有深刻的体验和情感的震动,而没有孩子们深刻体验性的心灵震动,怎能有教育的深刻与行为的内化呢?
      美国7月4日的独立日纪念活动,往往是自发性的群体活动。这种活动尽管是松散的非政府行为,但其国家与民族意识教育的功能是显著的。譬如在威廉斯堡,这样的活动由教会组织,民众自发参加。先是牧师讲演与领誓,接着是游行。牧师演讲的主要内容是对独立的歌颂,对美国强大的赞美,对生活在美国感到自豪。演讲的结束语是带领宣誓,誓词为:“我爱这个国家,保卫这个国家。”领誓后,全场共同高唱《自由万岁》歌。
      有一位专家严肃的说:“真正的德育决不仅仅是贴在墙上的标语,决非仅仅是学生大会上的慷慨陈词,真正的德育应该走进学校,似乎看不见德育,但所到之处,又处处充满德育,处处有学校德育的痕迹和成果:校园内洁净整齐,孩子们的头始终是昂扬的,眼睛炯炯有神,孩子们的行为彬彬有礼,孩子们的语言充满了自尊、自信………但有些学校可能颠倒……”。这样的批评是否存在于很多学校,确实应该引起德育工作者的深思了。
      在一线的工作实践中,我们已经生成了这样的基本意识:德育工作要从“理念上引导学生应该成为怎样的人”转变为“行动上反复引导、指导,坚持不懈地耐心帮助孩子们成为怎样的人。”德育工作不仅应该讲给学生听,更要在自然状态下,在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中,在学生每天的生活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一丝一缕的真实体验,并在这种体验中体悟、感悟,进而内化、自律。
     《江苏成才导报》总编丁昌桂先生曾写道:
      德育工作绝对应该遵循“由小见大,由远及近,体验践行,养成规范,自我教育”的实践思路,采用“低起点,小坡度,实效性”的工作策略:①用学会走路来养成学生的规范意识  ②用学会吃饭来陶冶尊重劳动、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  ③用学会说话来培养讲文明、讲礼貌的习惯  ④用学会感恩来涵养孝敬父母、尊敬师生的心境  ⑤ 用学会爱护校园来培育与自然、与社会、与他人共处的和谐心态。
     一位专家的警言:德育是盐,但不能让孩子们直接吃盐。
      倘若要做到感动生命,我们是否应该常常提醒自己:我们已经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了吗?我们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了吗?倘若我们仅仅把道德知识的传授当作了德育的全部工作,那这种知识将永远是外在的,只有当我们的德育使孩子们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,这些道德知识才可能内化为自觉行为。我们是否应该深刻意识到,我们德育已象空气一样贯穿于孩子们任何活动的过程中了吗?我们的德育思想是否有了“文化浸润”的意识与真实?我们的德育行为已极为重视“引导”与“熏陶”了吗?
      基于儿童的德育,就要改变成人化的思维灌输,基于生活的德育,就要改变空中楼阁式的说教,基于学科教学中的德育,就要形成潜移默化,水渗沙地的教育效果,基于文化的德育,就要着力“教师是一本书”的身教,要着力“学校是立体教科书”的建设。 要感动生命,德育工作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,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共同发展的理念。
     与学生一起成长:就要爱每个孩子,尊重每个孩子,引导每个孩子,帮助每个孩子,学习每个孩子。要改进德育工作的现状,就要求我们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正面引导力,每个教师应该多一点书卷气,少一点俗气和庸气,让孩子们在学校生活中感受教育者的人性光辉,在心灵开启的基础上形成内心自律与行为自觉。在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上,德育才可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,平等的师生关系本身就是良好的德育。在一种美好感觉的熏陶下,在高超教育智慧的引导下,每个教师追求这样一种教育境界:让学生热爱学习,懂得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追求幸福,在孩子们离开学校的时候,他(她)是一个健康、和谐、具有民族之魂和世界视野的人,而不仅仅是一个具有丰富学科知识的专家………。
     真正的教育应包括智慧之爱,它与人的灵魂有关,因为“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,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”。教育本身就意味着: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堆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,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,它就不成其为教育。
      德国哲学家、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,教育最重要的是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“思”不误歧路,而导向事物的本原,在本原中把握安身立命之感。如果单纯地把教育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,即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,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。从这个角度看,现今流行的教育口号诸如培养学习兴趣,学得一技之长,增强能力和才干,增加见闻等都只是教育的形式,而非教育的灵魂。   北京大学在任时间最长的校长蒋梦麟先生曾说过:“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、希望和意志,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,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。”此话今天听起来依然难能可贵。
 
      如果……
     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,他便学会谴责。
     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,他便学会好斗。
     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,他便学会忧心忡忡。
     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,他便学会自信。
     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,他便学会钟爱别人。
     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,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们。
     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,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。